上海市华二初级中学开展历史主题教研活动
2019年1月3日,“聚焦历史解释,培养核心素养”的历史主题教研活动在上海市华二初级中学开展,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主办,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及嘉定区教育学院协办、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承办。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基础型课程中如何以史料为依据,借助理论工具,解析史事的来龙去脉,说明史事的因果联系;培养学生用理性的方式解读史事、以逻辑的方式表述结论的能力。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张耕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於以传;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周靖;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罗松;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员檀新林;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校长何晓文;华二集团学校的历史教师;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学员;嘉定区全体七年级历史教师;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部分校内青年教师及七年级(6)班全体学生。
此次活动分课堂教学与主题研讨两大环节。
课堂教学是由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历史教师陈巧银讲授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整堂课以唐朝地方军政制度变化为起点,以藩镇发展为线索,从原因与结果的视角提炼史料信息,解释了节度使制度、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内在联系。继而在师生联合演绎及紧凑问答的推进下,让学生体会藩镇势力是导致唐亡的关键,以及政治制度与治乱兴衰的关系。
主题研讨在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的318会议室进行。由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员檀新林做主持,首先,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校长何晓文致辞,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罗松讲话;然后,执教教师陈巧银浅谈课程构思体会及听课教师就本节课自由交流,多位一线资深教师多层次、多角度的谈论了观课感想。
随后,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周靖做专家点评,不但以五点浓缩概括了本节课的主线,而且结合吕思勉先生的《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对与这节课相关的中国古代兵制演变、唐代节度使制度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历史展开了详实的解释。
接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於以传做专家点评,立足学科核心素养,从史料证据、视角视野、课题剖析等角度评说了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又从选材、与前面所学内容的联系比较、原始史料与名家史论、设问、学生参与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建议。
最后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授张耕华做《关于“历史解释”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张教授的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一、解释是一种方法;二、理解与解释的同异;三、叙事与解释的关系;四、解释的逻辑与价值取向;五、关于由盛转衰的原因;六、余论。张教授不仅从理论上鞭辟入里的阐述了“历史解释”,还以本节课中涉及的盛衰为话题做出了“历史解释”的示范。而更让在座聆听的中学教师深受感动的是张教授对学生所包含的那份期待。
他说:“让孩子从小了解社会的惨舒与苦乐,了解一个真实的社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使他们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也更能明辨是非,形成一种大爱之情。”
三个半小时的主题教研在掌声与意犹未尽中迎来了尾声。